光華論壇
2025/11/17 留不住心也就留不住人
近期在中國大陸社群媒體上,偶然間瀏覽到「為何當下女生大多不願與軍人步入婚姻殿堂?」、「軍人不容易,多愛他們一點」、「幫忙大齡戰友找對象」、「軍士找對象的4大難題,扎心了!」、「軍人找對象,難難難!」等令人疑慮又感嘆的貼文,突顯出解放軍基層長期面對家庭經營困難及婚戀維持不易的窘境。在這樣的背景下深入追蹤相關議題,首先,解放軍近年以對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為由,鬆綁軍人初婚年齡,下修為男軍人22歲女軍人20歲限制,消弭部隊長年對晚婚的埋怨,此外,在解放軍官方社群媒體中,充斥許多軍隊聯誼或集體婚禮等報導,其內容主旋律不外乎以正向視角,述說軍人婚戀故事帶著獨特的浪漫與堅守。但由於軍隊工作環境與內容的特殊性,在沒機會接觸、沒時間互動、遠距且通訊受管制的異地戀之下,加上婚戀高門檻及軍隊管理限制,使不少服役中「有了老婆才能安心留隊,有了孩子才能紮下根」的基層選擇退出現役,成為近年來解放軍高層重中之重,因此把解決官兵家庭婚戀問題納入單位「暖心工程」,並試圖平衡各界輿論,以應對部隊管理的窘況。
從網路貼文看到,很多人不願意選擇軍人,也是因為一旦與軍人結婚,就需要面對以下多種可能出現的情況:
1、聚少離多:婚後不隨軍就只能被迫接受兩地分居生活,而分居勢必會對夫妻感情,父子/父女親子關係帶來一定影響。
2、感情維護困難:好的感情、婚姻是需要維護的,但是軍人工作特殊,尤其是軍士手機不能24小時隨身攜帶,這對感情維護帶來了一定影響。比如出現矛盾,可能架都還沒有吵完,就到了收手機的時間,久而久之,很有可能二人都會厭倦這種生活。加上軍人日常的工作、生活環境都比較封閉,時間長了,可能夫妻二人的共同語言會越來越少,這對婚姻都是不利的。
3、要承受較大壓力:軍人不像一般職業能隨時回家,即便隨軍在駐地,也很難像一般人過下班回家的生活。
4、軍人的參與感普遍較低:很多軍人配偶可能要一個人照顧雙方四位老人,教育一到兩個孩子,打理好家庭的同時,還要努力工作,壓力之大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心理難免會因為極度失衡而陷入到矛盾與困頓之中,吵架難以避免。
另一篇標題「為何當下女生大多不願與軍人步入婚姻殿堂?」的貼文指出,此一社會現象存在職業特性現實困境、社會變遷觀念衝突與個體選擇等因素。首先,軍人職業要求高度服從性,基層休假少且執行任務時通訊受限,聚少離多直接導致婚姻中育兒壓力、應急處理、情感維繫缺失,長期異地導致家庭責任失衡。其次,社會變遷觀念衝突下,新時代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在經濟自主、價值重構、家庭角色期待的轉變,更注重婚姻中的情感共鳴與事業平衡。第三,因長期異地導致的婚姻出軌率較地方高的信任危機,以及女性誤認為軍人有大男人主義的刻板印象。最後,單就「不能回家」這四個字,背後就是無數說不出的苦楚,面對父母意味著不能在身邊盡孝,最怕的是過年過節和父母病痛時無法隨時陪伴,面對配偶則意味著家庭經營困難、婚戀維持不易的問題。
在「幫忙大齡戰友找對象」這篇貼文中指出,年近三十的小趙,因見面難、聯繫不易的軍人職業特殊性,相親結識不到半年的女友向他提出分手,即便近年來軍人待遇水準有所提升,但軍中大齡單身軍人仍不在少數,他們並非不想脫單,而是被軍人日常管理嚴格,不能隨意出入營區,手機使用也受限制現實因素困住,讓本就艱難的戀愛之路更添阻礙。
除此之外,還有基層官兵現身說法提到,三十二歲依舊單身的李班長表示,自己二十出頭的時候,也正經談過一兩個女朋友,但是當時軍人結婚必須要滿25歲,這戀愛談著談著就談散了。好不容易熬到結婚年齡了,想著可以找個對象,談個一兩年就能結婚。誰知道,一托人介紹對象,都是先問有沒有車?有沒有房?好不容易買上了房子,車子也能買了,想著這下該能好找對象了吧?誰知道,親朋介紹的都是直接問什麼時候退役?女孩們一聽還得等好幾年才能退役,就沒有下文了。然後到了現在三十出頭的年紀更是尷尬,家裡托人已經開始給介紹離異沒孩子的,誰知道家裡人卻說:「再挑,別說離婚沒孩子的了,離婚帶孩子的都輪不上你」。現實就是這樣,軍人因職業特殊,想要找個合適對象難上加難。
近年來,解放軍部隊頻繁辦理集體婚體、簡化結婚申請程序、加大家庭照顧媒合眷屬就業等多方面新政策,看似可以滿足官兵婚戀需求及協助軍屬圓夢,藉此營造拴心留人氛圍,然而在結婚意願不斷下降的當下,很多適婚女性都不願意選擇軍人為交往對象,因為知道跟軍人結婚要面對聚少離多的生活,要一個人面對家裡內外大大小小各種瑣事,要比一般婚姻中的配偶承擔更多,從而導致情感危機,甚至婚姻走向破碎,對照網路上諸多個人自媒體表露的無奈傾訴,隱藏在婚戀管理鬆綁放寬背後,官方一再的美化宣傳,無非只是為了保障部隊管理穩定,因此即便鬆綁軍人婚戀門檻是否真有助軍人安家,進而提升民人從軍與官兵留營意願,仍是解放軍應對基層人力困頓的一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