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論壇
2025/10/28 體現大國責任,首從開啟兩岸和平關係做起
今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各界熱烈慶祝114週年國慶大會,賴清德總統在祝詞中感性表達「我們都經歷戰爭的苦難,被侵略的傷痛,應該汲取教訓,絕不能讓歷史悲劇重演」,除了強調戰爭殘酷無情外,也由衷期望中共當局:「能體現大國的責任,停止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以及二戰歷史文件,並且放棄以武力及脅迫方式改變臺海現狀,共同維護印太和平穩定」,國際知名媒體包括外交家雜誌、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BBC、路透社、美聯社、半島電視臺、德國之聲、NHK、朝日電視臺等紛紛高度肯定賴總統對兩岸論述與遞出「希望和北京好好相處」的橄欖枝訊號,呼籲中共當貫徹體現習近平主席「要深化兩岸交流合作」指示,從開啟兩岸和平關係做起,才是福惠兩岸與全球世局的正道。
今年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週年,9月3日中共於天安門廣場前舉行大閱兵,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意義,誠如賴總統在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會祝詞所言:「二戰歷史殷鑑不遠,當年侵略者的野心,造成生靈塗炭,而當前,威權主義持續擴張,國際秩序又遭遇嚴峻挑戰,臺海、東海、南海的區域秩序,乃至於整個第一島鏈的安全,都正受到嚴重的威脅…;二戰的結果也告訴我們,『侵略必敗,團結必勝』」的道理。
因此,賴總統明確表示「民主臺灣是印太和平穩定的樞紐,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將致力維持現狀,守護臺海和平穩定,促進區域繁榮發展」的意志外,也諄諄希望中共「能體現大國責任,放棄以武力及脅迫方式改變臺海現狀,共同維護印太和平穩定」,更多次表達「只要對等尊嚴,臺灣很樂意與中國進行交流合作,透過交流取代圍堵,透過對話取代對抗,朝和平共榮方向發展」的誠意,這確實是解開兩岸意識的糾結,又能造福兩岸人民與化解國際對中共霸權威脅的忡忡憂心之舉,北京當局實應廓然大度,欣然接受,儘速通過對話溝通來消弭誤解,而非「小鼻子、小眼睛、小家子氣」,有失大國泱泱風度,扭曲賴總統的兩岸政策真意與臺灣2350萬人民的主流民意,並不斷以「文攻武嚇」、「滲透破壞」等逼使臺灣臣服的手段,不僅嚴重傷害具有硬頸韌性的臺灣人民之心,而且對開啟轉圜兩岸和融關係並沒有任何助益,只會讓臺灣人民愈發反感而已。
這也正是陸委會回應大陸國臺辦的誤解,「不應忽視臺灣主流民意,反對所謂《九二共識》,未能正視臺灣主權事實,以及1971年的聯大第2758號決議全文中並沒有提『中華民國』或『臺灣』,無涉臺灣主權歸屬認定,臺灣自始從未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兩岸互不隸屬才是客觀事實及臺海現狀」、「賴總統的演說內容是基於客觀事實,展現對維持區域和平穩定的負責態度,而臺灣去年的經濟成長率為亞洲四小龍之首,同時也超越了中國,如此亮眼的經濟表現,充分展現出臺灣經濟的韌性,反觀藉由中共軍武擴張,已成為印太區域的麻煩製造者,又不斷以經濟脅迫、軍機艦擾臺等手段恫嚇臺灣民眾,不僅無助於中國大陸不斷持續惡化的經濟,也讓兩岸民心越走越遠」的事實說明。
近年來,習大大經常重申「推進兩岸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對於兩岸人民增進瞭解、消弭隔閡具有重要意義。」又曾以「佛跳牆」的功夫菜作為比喻,強調統戰是「交朋友」化除誤解,增進理解,並以「講尊重」、「講平等」與「講誠懇」的「三講」箴言,作為爭取人心認同的動力源泉。只是中共對臺卻是一面高舉「兩岸文化交流合作」,願意釋放利益的紅蘿蔔大旗,一面卻又透過網軍發動認知作戰與軍機、軍艦頻繁穿越臺海中線,並針對性的圍臺軍演,劍指臺灣的軍事威嚇大刀,導致臺海情勢緊繃,完全背離習大大的指示真諦,以為「軟得更軟、硬得更硬」,用胡蘿蔔與棒子的「兩條腿走路」統戰策略,就能輕易贏得臺灣民心,確實是錯估臺灣人民的智慧與意志。
因此,中共當局應深刻體悟兩岸關係能否良性發展,是雙方共同的責任!誠如陸委會期望「中共應放棄僵化的政治思維與對臺複合性施壓等負面行徑,理性面對臺灣主流民意,與合法民選政府透過不設前提的溝通對話,共同承擔維護臺海和平穩定與區域安全繁榮的責任」聲明,改變偏執錯誤的霸道思維,展現寬闊格局的仁德器量,兩岸關係必能「堂堂溪水出前村」,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大道。
總而言之,天下沒有解不開的結,只要有心就不難!兩岸「合則利,分則害」,雙十過後,是兩岸進行對話溝通,找出最佳兩岸都能接受的公約數,有益兩岸關係轉圜與開展,消除兩岸人民隔閡的良機,中共若真心為兩岸人民之福,天下蒼生之幸,就不應再千推萬辭,以各種理由抗拒兩岸對話溝通的利機,而讓兩岸和平曙光被烏雲籠罩而暗淡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