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論壇

2025/04/06 將帥勤恕廉明方能風行草偃

 這兩年由於魏鳳和、李尚福、李玉超、苗華、丁來航、王春寧等至少14位含括陸海空軍與武警的高階將領,涉及貪汙賄賂的嚴重違法違紀惡行而中箭落馬,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為安撫解放軍與武警士氣,3月7日趁著出席14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對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講話,特別強調「要堅持勤儉建軍,提高經費使用精準度和效費比,並且要深入查處腐敗問題。」顯示出解放軍與武警的貪腐文化已根深柢固,即使被習大大青睞拔擢的心腹大將,也隨波逐流、沆瀣一氣,重振軍人武德、恪遵法紀,實為中共當局當前亟需解決重要課題。
    根據被民主國家喻為中共官方「傳聲筒」的《新華社》報導,習近平在會中除聽取解放軍與武警6位代表的意見建議後,即直白的說:「共軍建設《十四五》規劃實施4年多來,雖取得一系列成果,同時也面臨不少矛盾和問題。」
    習近平首先冠冕堂皇的表示:「要處理好進度和質量、成本和效益、全局和重點、發展和監管、規劃執行和能力形成的關係,《走高質量、高效益、低成本、可持續發展路子》確保建設成果經得起歷史和實戰檢驗。」
    稍後,習大大話鋒一轉,意有所指的強調:「要堅持勤儉建軍,科學配置國防資源投向投量,提高經費使用精準度和效費比…,構建完備有效的監管體系,加強融合監督、聯合審計,深入查處腐敗問題;要更好發揮監管對規劃執行的服務和促進功能,確保規劃收官質量托底、能力托底、廉潔托底。」
    有趣的是,「勤儉建軍」是蔣經國在上世紀70年代在臺灣主政,致力國軍以克勤克儉,不浪費民脂民膏,不僅達到現代化建軍備戰的具體要求目標,同時也將預算經費合理分配到外交、內政、教育、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建設,促使人才輩出,帶動臺灣經濟起飛,成為亞洲四小龍,創造出舉世稱羨的經濟奇蹟經驗與奠定世界民主燈塔成就的雄厚根基。當年蔣經國提出「經濟學臺灣、政治學臺北」有益兩岸繁榮進步的良方,習近平已有戚戚焉的認同,對其治理中國大陸相信會起正面的效用。
    前中共領導人江澤民向來以腐敗治軍,貪腐金額多到連官方都不敢公布,胡錦濤任內雖大力推動「反腐倡廉」,卻似乎成效不彰,甚至其家屬與親信也涉入貪腐醜聞;直到習大大上任後,有鑑於貪腐現象極為嚴重,若不處理將會導致「亡黨亡國」的命運,不得不壯士斷腕,大力整頓解放軍的嚴重貪腐問題。
    令人印象深刻,要數前軍委會副主席徐才厚、前國防部長後升任軍委會副主席郭伯雄、前總參謀長房峰輝、前總政主任張陽、前總後副部長古俊山,以及這兩年先後中箭落馬的魏鳳和、李尚福、苗華等多位解放軍與武警高階主官與重要活動未見人影,懷疑也是有案在身被看管的現任國防部長董軍,雖然展現習近平打擊貪腐的氣魄決心,但因貪腐問題猶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實在是太嚴重,讓大陸民眾對解放軍的廉能建軍不得不感到懷疑。
    多年前《解放軍報》刊登的「用信念與忠誠鑄勞軍魂」與「發揮武德文化在培塑新一代革命軍人中的作用」兩篇舊作,最近在大陸網絡廣為流傳,也成為解放軍宣教的教材。內容分別在強調「軍人需有堅定崇高的武德信念,鎔鑄成為革命理想高於天,不畏艱險、不懼困苦,同甘苦,崇尚道德品格,服從命令,《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於主》,砥礪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忠誠軍魂」,以及將帥更應體現《曾胡治兵語錄》:「勤恕廉明」的真諦,方能激發出堅不摧、無往不勝的強大戰鬥力。
    事實上,為「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由衷推崇是中國國防科技耘耕的重要園丁推手的中華民國國防部長俞大維,在任德國商辦主任購買12門大砲,送回國內竟是15門大砲,讓軍委會委員長蔣介石百思不解,遂問其原委,俞大維不卑不亢的答道:「國際慣例購買軍火裝備有傭金回扣,他拒不收取,又不好違背商場慣例,遂將傭金改購大砲,送回國內才會多3門砲。」俞大維因廉潔不貪,後被拔擢兵工署署長、交通部長與國防部長,國防部長任內曾說:「只要官兵要什麼,我們就給什麼,除非我們沒有!」心心念念為國家與為國軍官兵的節操,就是「勤恕廉明」的最佳寫照,至今仍為臺灣軍民所懷念外,也值得解放軍各級幹部,尤其高階將帥見賢思齊的最佳典範。
    總而言之,「貪污是萬惡的根源」!為有效根除剪不斷、理還亂,錯綜複雜的解放軍貪腐文化,正本清源之道就是要落實周恩來總理念茲在茲,一再強調「軍隊國家化」,軍隊不是屬於特定政黨專一御用工具,而是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憲法超越黨派,真正「努力為人民服務」的本意外,也能像臺灣立法院、監察院確實發揮監督軍隊功能一樣,建立完善的民主防腐機制,俾能邁向兵隨將轉的廉能務實建軍目標,尤其解放軍更勿盲目成為恫嚇臺灣人民,影響兩岸和諧關係的打手,才是踐履「勤恕廉明」的正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