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論壇

2024/05/14 德國總理蕭茲訪陸卻醞釀雙方「完美風暴」


今(2024)年4月14日至16日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再度訪問中國大陸,並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強進行政治會談。然而,蕭茲值此西方國家對中共在汽車、鐵路、太陽能、風能等產業不公平貿易行為,採取強硬立場之不尋常時刻,再度率團訪陸。不僅反映2009年至2021年德國對陸出口,相較於法國、英國與義大利對陸出口總額高達兩倍之矛盾;甚至,單以德國福斯汽車(Volkswagen)、賓士汽車(Mercedes-Benz )、BMW、巴斯夫(BSAF)4家企業,就占歐洲在陸投資總額1/3以上。同時,也給予中共利用德國、法國和歐洲國家間意見分歧之政治空間。正因雙方關係形式上看似完美,卻難掩實質問題,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中國事務資深顧問巴爾金(Noah Barkin)乃以「完美風暴」(Perfect Storm) 正在醞釀,來理解德陸雙方競爭只會加劇,並迫使德國不可避免對中共採取強硬立場。亦即,彼此都面臨內外問題與完美因素牽連疊加,同時卻又存在不能再讓情勢轉壞的政治風暴壓力。

由於,德國對減少經濟依賴大陸、增強自身經濟韌性的「去風險」(De-risking)態度顯得模稜兩可,不僅引發西方社會不滿,以及損害歐洲整體利益之疑慮,以為大陸低劣產品充斥歐洲,扭曲自由市場機能。尤其,大陸又值經濟放緩,中共卻加速工業投資,不僅刺激傾銷行為,並具體顯現在2023年德國對陸出口下降9%之衝擊,甚至已擴溢到歐洲和新興國家第三市場。由此不難理解,15日蕭茲在上海進行演講、交流時,會提出大陸汽車輸入德國與歐洲時,競爭必須公平,也就是不存在傾銷、產能過剩、侵犯智慧財產權等問題。同時,還強調允許企業不受官僚主義障礙,希望德國企業在大陸不受限制。事實上,德陸雙方關係都正面臨內外問題與完美因素牽連疊加狀態。且看「中國戰略」僅為德國各界做出減少對「中國」經濟依賴「去風險」之政策呼籲,但並未提出具體措施,亦無制定具約束力政策標的。儘管歐盟與德國都將「中國」視為系統性競爭對手,但德國去年對大陸直接投資額,仍創紀錄上升到119億歐元。而今,蕭茲率德國企業領導人隨行赴訪,以及德國環境部、農業部、交通暨數位化部等聯邦部長等官員,參加北京「中德經濟諮詢委員會」會議。不僅表明繼其「中國戰略」之政策性呼籲後,將朝向德陸雙方在氣候、環保、交通等領域之具體政策合作取向;而且雙方做為全球主要兩大生產製造業經濟體,大陸又在德國經濟與外貿體系中,具有獨特重要作用。甚至,相對於美國國際政經角色而言,德國在面臨國內生產毛額負增長、經濟動力不足、資金外逃、聯邦預算爭議,以及歐洲經濟復甦不確定性等問題,大陸不僅成為德國企業進一步發掘市場成長之機遇;尤其德陸雙方合作,更可調控大陸產能過剩,以及俄烏戰爭等敏感與棘手問題。

今年蕭茲訪陸前夕4月8日在影音社交平臺TikTok(抖音海外版)發布首篇貼文,成為繼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再一位公開使用TikTok之西方國家元首。而今看來,蕭茲訪陸之重要性,更對中共政權與國際政治,特別具有高度現實作用。一方面,近年來歐美國家因資安疑慮,對政府部門使用TikTok施加禁令,然因蕭茲使用TikTok帳號,也說明政治人物仍需要透過TikTok獲取資訊和討論政治事務,對超越制式傳播媒體侷限,具有特殊意涵。二方面,意謂著當大陸面臨國際供需「脫鉤斷鏈」被孤立困境時,在德國取得政策調控槓桿,甚至有分化美國與歐盟抗「中」戰略合作之虞。尤其,今年4月4日美國財政部部長葉倫(Janet Yellen)訪問大陸,指稱大陸過度投資產能過剩,遠超過大陸內需,威脅美國和他國企業利益,並對大陸大規模扶持綠能產業,或向俄羅斯出售軍用或軍民兩用產品,提出貿易壁壘或制裁警告。從而,就中共應對其產能過剩,以及俄烏戰爭等棘手問題,在面對美國與德國政策立場上,不僅態度迥然有別,甚至有意利用德國牽制美國,並在外交戰略上保持彈性。

 事實上,蕭茲此行訪陸,並未能充分應對雙方問題,不僅表面上的完美難掩實質問題的牽連疊加,而且中共更得承擔與德國關係不能再轉壞之壓力。這場醞釀中的「完美風暴」包括:一方面,大陸經濟放緩,蕭茲應有能力與中共官方,就大陸減少產能過剩、抑制出口與公平競爭,進行實質談判,然而並未得到中共正面承諾。二方面,德陸經貿關係仍然缺乏互惠,在市場准入方面對等性不足,而且就在蕭茲到訪前夕4月10日,中國德國商會公布調查顯示,近2/3德商認為,不僅存在與大陸當地企業不公平競爭問題,而且在接觸當地官員、取得資訊和申請許可等方面仍處於劣勢;再者,德商品質與創新能力,因大陸價格壓力,進而反噬德商獲利。可見,蕭茲此行也未能應處產品與原物料脫鉤斷鏈之國際風險,尤其是因臺海緊張局勢可能升級而伴隨的營運風險,駐陸德商恐將迎合中共意識形態路線,被迫將供應鏈在地化,卻衝擊德商營運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