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論壇

2024/03/22 早日還權於民才是紀念中山先生的意義

早日「還權於民」才是紀念中山先生的意義
 
各位聽眾朋友:
3月12日,是中華民國尊稱為「國父」,中國共產黨心目中永遠敬仰為「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孫中山先生逝世99周年紀念日,兩岸與海外華僑在這一天也分別舉行追思活動,緬懷中山先生推翻滿清帝制,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推行「三民主義」、「建國大綱」、「建國方略」以及「五權憲法」等福國利民的前瞻宏觀思想,推進「21世紀是中國人世紀」的興國良策貢獻。
 
    兩岸對於孫中山先生逝世99周年的紀念重視程度明顯有別!根據「新華社」的報導,中國大陸各界人士會聚在北京中山公園中山堂,由全國政協副主席沈躍躍帶大家在中山先生像前敬獻花籃,行三鞠躬禮及默哀3分鐘,表達對這位偉人的敬意。
 
    至於臺灣方面,除了國父紀念館與陽明山中山樓等政府機構會辦理孫中山先生史蹟展、各縣市舉行感念活動以及國軍「莒光園地」特別製作專輯,緬懷中山先生救國救民的付出貢獻與風範外,蔡英文總統也在這天,主持「一起集點樹 – 植樹節植樹活動」,紀念中山先生生前積極推行造林綠化環境貢獻心意。1928年4月,國民政府明訂為「植樹節」,邀請臺灣人民響應為環境保育匯聚更大力量,厚實國家未來永續發展,並喚起更多人的環保和淨零意識,共同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歷任中共領導人對孫中山先生都十分尊敬,毛澤東稱他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鄧小平認為中山先生的精神「永垂不朽」,江澤民尊譽為「20世紀走在時代前列的第一個偉人」,胡錦濤則盛讚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習近平接任後更要求「中國共產黨人忠實繼承中山先生的遺志,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由此可見,皆在在彰顯了中山先生一生不畏艱難,以革命為己任,立志救國救民,為中華民族揚眉吐氣,做出輝耀歷史長河的貢獻,確實是不容抹煞的。
 
的確,回顧民國初建的歷史,外有帝國主義列強,內有軍閥割據,情勢內憂外患非常險峻。中山先生仍然精心撰寫「適合中國國情,順應世界潮流」的「三民主義」,以恢復全體國人的自信心,體悟「主權在民」以及「民生在於養民」的道理,從而建立人民有權與政府有能的「萬能政府」,勾勒出民生樂利的富強藍圖。
 
    尤其,中山先生堅決主張「主權在民」,讓每個中國人都能成為皇帝,更是其思想的核心。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到臺灣後,就根據中山先生福國利民的思想,建設臺澎金馬成為三民主義的模範地區,不僅民生樂利,更順利完成3次政權和平轉移的政黨輪替,寫下世界民主燈塔的輝煌成就,體現出中山先生「主權在民」的人本思想。但中共卻因為「文化大革命」,大搞「三面紅旗」等錯失各項建設先機的措舉外,也使中華優良文化遭到空前浩劫,直到鄧小平「摸著石子過河」,實施經濟改革開放,歷經江澤民與胡錦濤兩代領導人的奉行,才有今天的「大國崛起」,成為世界工廠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局面。
 
    雖然中國大陸經濟近年來受「中、美」經濟戰、科技戰、「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俄烏戰爭等世界情勢的衝擊影響,GDP不再有大幅度的成長,還能維持基本局面確實不容易,但是在政治體制改革上,距離人民的期待還是有很大的落差,一如習近平在2014年2月10日所言「中國改革30多年,已經進入深水區,容易的與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好吃的肉都已經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換句話說,當前中共難啃的硬骨頭,無非是貪腐嚴重以及外強中乾、虛有其表的外表硬建設,而正本清源的內在軟建設卻是不彰。這些問題原因沒有別的,主要是中共體制結構出了嚴重的問題,也就是海峽兩岸在於體現中山先生思想的程度不一樣。
 
 
    事實上,中共有鑑於中山先生一再告訴中華兒女及國際人士一個道理,就是:「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從毛澤東把三民主義綱領及艱苦奮鬥精神認為是孫中山先生「留給我們最中心、最本質、最偉大的遺產」以及「對中華民族最偉大的貢獻」,一直到胡錦濤領導時,承諾要「還權於民」,讓人民享有真正的知情權、參與權與監督權,但到現在習近平執政,都已經打破任期邁入連任的第二年,「還權於民」似乎還停留在「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記憶中。
 
    今天中國大陸貪腐問題為什麼這麼嚴重呢?說穿了,就是一黨專政獨裁,絕對權力一定會讓人腐化,因此要徹底根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與奢糜主義」,不是再多的頒布規定,而是需要建立一套人民有權監督政府的健全機制,也就是前總理溫家寶所說的:「治理國家需要靠民主法治」,才能使官員不敢胡搞瞎搞及違紀犯法,這也正是「還權於民」,體現中山先生「人民有權、政府有能」的思想精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