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論壇

2025/08/01 根子不改 年輕官員必將「早節不保」

中共歷來有所謂培養年輕官員的「黨國接班人」工程,並且寄希望年輕一代能一改貪腐歪風,帶來新氣象。然而,出乎中共意料之外,在中共官場貪腐薰染之下,這些所謂的年輕接班人完全對貪腐沒有抵抗力,他們不僅貪腐高發,而且作風更為敗壞,連中共官媒都承認情況之嚴重「令人咋舌」,直斥這些年輕官
員「胃口膽子不小,危害不淺」。
中共最大喉舌黨媒《人民日報》6月24日刊文、分析報導年輕幹部違法犯紀的惡行,並通過案例說明,指稱一些年輕幹部的貪腐已達到令人咋舌的程度。
這篇以「年輕幹部是腐敗高危人群嗎?」為題的文章剖析說:「玩心重、混日子,說話隨意、口大氣粗、精神空虛、貪圖享樂、社會交往複雜、生活不檢點」、已成為落馬年輕幹部問題的關鍵詞,這些毛病可說是他們的共同寫照。
文章特別提到,年輕官員涉及貪腐的情形可說是五花八門,有人為了玩網路遊戲不惜挪用數百萬人民幣公款去儲值;有人則是身陷網路賭博,或是直播打賞,幾乎都是因為貪圖奢侈享受而不可自拔。但是,他們儘管犯案動機不見得相同,卻有著共同特點,那就是:「年齡不大,職級不高,胃口、膽子都不小,
而且危害不淺,影響尤勝。」
針對年輕官員普遍性的貪腐,該文故作客觀的作了分析,所謂的分析,首先是歸咎受到誘惑,大意是說,年輕官員出校門不久,欠缺社會經驗,禁不起誘惑,容易上當,所以才會在「圍獵」面前輕易「繳械投降」。這話的意思好像在說,年輕官員涉及貪腐,錯在引誘他們的人,官員本人是值得原諒的。
其次,則歸咎在社會潮流。文章強調,消費觀念超前,花錢不手軟是當前社會潮流。在這種社會潮流的壓力之下,導致薪酬待遇不高的年輕官員產生職業落差感,從而在自己經手的環節想方設法「撈錢、擠油水」。於是,許多年輕官員把本該用到工作中的技術實力用到了竄改網路程序、盜取單位數據或入侵系統擷取資金上。但是這個說法同樣是在為涉貪年輕官員開脫,好似他們本身就不
必負任何責任。
最後,文章更認為,年輕官員之所以出現貪腐問題,該歸咎在單位的領導,這是因為,有不少單位任由年輕幹部濫用公章,有的隨意讓年輕幹部代筆審批,有的以專業特長為由,不區分會計與出納,這等於是在客觀條件上,為年輕官員創造貪腐之路。不過,這個說法也頗讓人難以接受,且不說各單位都有規
章,怎有可能任由年輕幹部上下其手;各級單位領導也都是官場老手,他們怎麼會讓年輕幹部牽著鼻子走?可見,這裡面另有複雜原因,可能涉及過廣,所以該文只能輕描淡寫,不敢細說究竟。
雖然《人民日報》這篇專文避重就輕,不敢直指年輕官員涉貪的真正癥結,但因為承認年輕官員的貪腐令人咋舌,間接上已經重重打臉了中共。大家要知道,2024年中共就立案審查了58個副審部級以上的高官,及其他的中管幹部,是習近平上台12年來立案審查中管幹部最多的1年。迫使習近平在中紀委四次全會上指稱「腐敗存量尚未清除,增量還在持續發生」,並說腐敗是中共面臨的「最大威脅」。這顯然是說,老幹部的貪腐,已有尾大不掉之勢,想不到連被視為黨國「接班人」的年輕一代也快速因為貪腐而落馬。舉例而言,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鳴山鄉黨委副書記佔志強,是九零後的一代,獲提拔不到半年就因為涉貪被查,這似乎顯示,在當前的中國大陸,舊官員倒了,新官員接任。接著,新官員又倒了。一茬又一茬,一任又一任,不管換了誰都沒有什麼不一樣。
各位聽眾朋友,從老官員幹部的「晚節不保」到年輕一代官員的「早節不保」,說明腐敗與年齡、黨齡沒有多大關係,腐敗也不是哪個群體獨有的問題,如果以為緊扣,年輕幹部的「選育管用」,就可以防範「成長黃金期」成為「貪腐危險期」,是不可能管用的。所以,對於年輕官員涉貪一事與其歸咎他人誘惑或是社會潮流,不如反省一黨專政這個根本的問題,否則「早節不保」將是難以違
逆的必然。